Clojure集合管道函数练习
起源
TDD讨论组里的申导最近在B站直播了Martin Fowler的经典文章*Refactoring with Loops and Collection Pipelines中谈到的利用集合管道对循环进行函数式重构。视频地址在这里,申导的翻译在这里。组织者小波(Seaborn Lee)趁机出了一道关于集合管道函数题目。我就想啊,论函数式编程,舍Clojure其谁?而且我在Clojure*很少能写出loop... recur这样偏底层的循环代码。话不多说,撸起袖子开工。
题目
一家澡堂有 m 个房间,每个房间有 n 个时段,现在要给用户推荐「最早的可以预约的时段」。
例子:
1 | rooms: [ |
期望返回:
1 | { |
解析
题目很简单,基本思路:首先过滤出每个房间periods中status为available的时间段,然后取第一个也就是最早的时间段(默认为递增排序的),接着将room_id和这个时间段以期望返回的形式合并。再然后对所有合并的结果依据时间段进行一次排序(sort),最后取第一个结果即可。
1. Clojure 解法
转换数据格式
原题中给的是json的格式,不适合在Clojure中处理,所以我们手工转换成需要的形式,如下:
清单1-1 数据定义
1 | (def rooms |
代码
清单1-2 房间最早可预约时间段
1 | (defn the-earliest-available-room [rooms] |
这段代码和上面的解析是一一对应的关系。为了让程序清晰,符合管道的用法,这里使用了thread last宏(->>),它的作用是把前面一个form作为后一个form的最后一个参数。与之呼应的是thread first宏(->),它的作用类似,不过会传成第一个参数。
我们先看(map (juxt ...) ...)这一段代码。juxt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函数,而且超级实用。它的文档描述如下:
1 | (doc juxt) |
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可以对同一个参数应用不同的函数,而且还能将应用的结果全部收集起来。想想题目的解析中提及的以期望返回的形式合并,如果我们应用juxt函数,就能得到[(:room-id 1) (:time "17:00-18:00")]这样的中间结果。
(juxt first (fn ...))中first用于提取:room-id,而后面的lambda表达式则用于提取:time。解法很直观,筛选出:status是:available的时间段,然后使用(ffirst)取第一个map的首个entry。如:{:time "17:00-18:00" :status :available},那么应用(ffirst)的结果就是[:time "17:00-18:00"]。
接下来,又进行了一次map操作,这次的目的是把元组的entries,转换为map。举个例子:[[:room-id 1] [:time "17:00-18:00"]] => {:room-id 1 :time "17:00-18:00"}。转换成map之后,方便以:time对结果进行排序(sort-by :time),最后取出第一个元素(first),即我们期望的返回。
写完之后,我很想再写个TDD版本的。话不多说,继续撸袖子。
2. Clojure TDD 解法
环境准备
- 生成工程
进入命令行,输入lein new midje the-earliest-available-period-of-bathroom,leiningen会生成基于midje这个测试框架的工程。
Git
1
2
3
4
5
6
7
8git init
> .gitignore
.lein*
.nrep*
target/
这里ctrl-c退出
git add .
git commit --message "init commit"我使用了
zsh和oh-my-zsh,自带了很多git操作的alias,可以通过alias |grep git查看。后续的git操作都会使用alias。自动测试
输入lein repl,然后(use 'midje.repl),最后输入(autotest)。这样一旦文件修改保存,测试就会自动触发。
- Emacs
用来写代码的。
Tasking(任务拆分)
先不急着敲代码,我们先从测试的角度看看完成这个需求需要哪几步?
- 单间澡堂有一个可用时间段
- 单间澡堂有多个可用时间段
- 所有澡堂(包含输入为空)没有可用时间段
- 多间澡堂都有可用时间段
- 多间澡堂中有的有可用时间段,有的没有可用时间段
第1个任务
- 单间澡堂有一个可用时间段
1. 写测试
1 | (def room-1 {:room-id 1 |
2. 写实现
1 | (defn the-earliest-available-recommand [rooms] |
针对1号测试,这个实现有点“荒诞”,术语hard code说的就是这个,但是眼下足够了。不过此时,应该再写一个类似的测试来去除hard code,即2号测试。
相应地,我们要修改实现。
1 | defn the-earliest-available-recommand [rooms] |
3. 关闭并提交
- 单间澡堂有一个可用时间段
1 | ga . |
第2个任务
- 单间澡堂有多个可用时间段
1. 写测试
1 | (def room-3 {:room-id 3 |
保存,发现测试还是跑过了。原因在于我们默认了period是递增排序的。我们看看有没有重构点?实现太简单了暂时找不到,那就欢欢喜喜地跳过实现步骤。
2. 关闭并提交
- 单间澡堂有多个可用时间段
1
2ga .
gcmsg "one room with multiple available periods"
第3个任务
- 所有澡堂(包含输入为空)没有可用时间段
1. 写测试
1 | (def non-available-room {:room-id 4 |
这回肯定挂掉。
2. 写实现
1 | (defn the-earliest-available-recommand [rooms] |
这里使用了Clojure中判断集合是否为空较为常用的手法(seq ),如果集合非空,那么返回集合本身;反之,返回nil,nil在逻辑上是false。测试通过。
3. 关闭并提交
- 所有澡堂(包含输入为空)没有可用时间段
1 | ga . |
第4个任务
- 多间澡堂都有可用时间段
1. 写测试
1 | (fact "should recommand the earliest if there has more than one room and each has available periods" |
2. 写实现
1 | (defn the-earliest-available-recommand [rooms] |
到这里,我们开始使用(map )函数处理多个房间的内容。注意,当输入房间是空集合的时候,这里需要相应地做(seq rooms)判空处理,否则会返回nil,而不是我们想要的:no-available-room。
3. 关闭并提交
- 多间澡堂都有可用时间段
1 | ga . |
4. 重构
代码写到这里,再不重构就说不过去了。另外,管道没看到,倒是看到一堆括号。
我们使用thread last(->> )做一次重构:
1 | (defn the-earliest-available-recommand [rooms] |
还行,至少没那么多嵌套了。提交一次。
1 | ga . |
继续重构,使用我们的juxt函数。
1 | (defn the-earliest-available-recommand [rooms] |
看上去还行,不过不爽的是(#(or % [:time ::non-available]))。为了迎合(->> )宏,我们给(or )包了一层。原因是(->> )会让前面的结果出现在最后一个参数的位置,而我们需要将结果放到(or )的第一个参数的位置。有没有什么好看的解决方法呢?当然有!我们可以使用(-> )来做到这点。
1 | (defn the-earliest-available-recommand [rooms] |
顿时觉得世界干净了不少。再提交一次。
1 | ga . |
第5个任务
- 多间澡堂中有的有可用时间段,有的没有可用时间段
1. 写测试
1 | (fact "should recommand the earliest available room even if there has non available room" |
测试直接通过,又可以跳过实现代码了。不过,这也预示着我们的测试是有覆盖的,也需要花时间整理这些测试用例。在那之前,先提交一下。
2. 关闭并提交
- 多间澡堂中有的有可用时间段,有的没有可用时间段
1 | ga . |
为第3个任务补上测试用例
- 所有(包含多个)澡堂(包含输入为空)没有可用时间段
1 | (fact "should show `:no-available-room` if there is no available room" |
这里的第3个用例包含第2个用例,我们待会整理掉。不过现在先提交一下。
1 | ga . |
整理测试
在前面进行的任务当中,我们发现有两次没有写实现测试就通过的情况。这说明测试用例是有覆盖的。
- 第2个任务的测试用例其实覆盖了第1个任务的测试用例,所以可以直接删去后者;
- 第5个任务的测试用例覆盖了第4个任务的部分测试用例,所以可以合并到一起。
整理下来,最终的测试变成下面这样:
1 | (facts "about `the-earliest-avaible-period-of-bathroom`" |
文档
The final goal of any engineering activity is some type of documentation.
更新README.md文件,其中描述程序解决的问题以及运行步骤,当然包含设计思路那更好了。提交一下。
1 | ga . |
美化代码
代码是诗行 - by lambeta
什么是好看的代码?除了清晰明了,格式也必须产生美感。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(defn the-earliest-available-recommand [rooms]
(letfn [(period [{:keys [periods]}]
(-> periods
(->> (filter #(#{:available} (:status %))))
(ffirst) ; 统一套上括号
(or [:time ::non-available])))]
(-> rooms
(->> (map (juxt first period))
(map #(into {} %)) ; 合并单独提出来
(remove #(#{::non-available} (:time %)))
(sort-by :time)
(first)) ; 统一套上括号
(or :no-available-room))))
顺眼不少,最后提交一下。
1
2
ga .
gcmsg "[refactor] beautify pipe format"
1 | (defn the-earliest-available-recommand [rooms] |
1 | ga . |
这篇文章发出来一天,TDD讨论群的一位麦姓朋友@我道:
core=> (first {:a 1 :b 2})
[:a 1]
core=> (first {:b 2 :a 1})
[:b 2]
@lambeta map的元素应该是无序的,用first来获得key value pair是不可靠的。
看到这个建议的时候,我心里一阵欣喜——又有一员Clojurians,可以切磋技艺了!冷静下来,发现自己确实忽略了map中的entries可能是无序的。所以我做了如下的验证:
1 | (type {}) |
看到PersistentArrayMap的时候,我明白这些entries是保持插入顺序的,也就是说,(first {:a 1 :b 2})的求值结果一定是[:a 1]。照这个思路,在我的程序当中使用(first )取map的第一个元素并不会出错。不过,本着谨慎的心态,我查了一下clojure的array-map,发现一个有趣的例子:
1 | (defn make-map [count] (zipmap (range count) (range count))) |
这表明当map中的entries数量超过一定数量(不一定是9,例外见:PersistentArrayMap’s assoc doesn’t respect HASHTABLE_THRESHOLD)时,PersistentArrayMap就变成了PersistentHashMap,那也就意味着,(first )取出来的值可能是随机的。举个例子:
1 | (first {7 7, 1 1, 4 4, 6 6, 3 3, 2 2, 9 9, 0 0, 8 8, 5 5}) |
返回的结果并不是相当然的[7 7],而是[0 0]。那么(first )到底干了些什么呢?Cognitect公司的alexmiller回答我说:(first )会把它的参数强制转换(coerce)成了一个序列,然后取第一个值。我们试着用(seq )转换一下:
1 | (type { 7 7, 1 1, 4 4, 6 6, 3 3, 2 2, 9 9, 0 0, 8 8, 5 5}) |
果然,[0 0]出现在序列的首位。至于为什么是这样的顺序,需要深入Clojure的hash算法和数据结构当中,有时间另起一篇博客解释。我们再试试PersistentArrayMap的情况:
1 | (type { 7 7, 1 1, 4 4, 6 6, 3 3, 2 2, 9 9, 0 0}) |
顺序确实和原来的一致。
我们的程序当中是不应该假设map是有序的,所以需要修改实现代码。
1 | (defn the-earliest-available-recommand [rooms] |
(find )函数,用于从map中获取包含该键值的entry,如果找不到,返回nil。这样就避免了潜在无序的entries对程序的干扰。另外,(partial into {})和Currying很像,它通过接收into函数及其首个参数,构造出一个接收后续参数的函数。当然也可以直接使用#(into {} %)这样的形式。
下面是麦姓朋友的另一种解法,和我的解法思路不完全一样,值得学习借鉴。
1 | (defn the-earliest-available-recommand [rooms] |
真诚欢迎大家继续点评。